保博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|回复: 0

来自欧锦赛的启发 NBA的参考样本

[复制链接]

86万

主题

86万

帖子

259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2590661
发表于 6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       2022年NBA休赛季中充满者许多事件,包含行事历上的固定事项、八卦流言和新闻,从选秀、自由球员到交易案都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奇发生。
        不过上述的操作或是消息还是比不上真正的篮球比赛。
        上个月的欧锦赛是休赛季中最引人注目的篮球赛事,包含三位NBA MVP等级的超级球星:金块的Nikola Jokic、公鹿的Giannis Antetokounmpo和独行侠的Luka Doncic。除此之外,还有三届年度最佳防守球员Rudy Gobert,但最终欧锦赛冠军是由赛前被看扁的西班牙拿下,他们由Hernangomez兄弟领军,扛起欧洲冠军的金杯。
        不少国家都有NBA球员参赛,如芬兰的Lauri Markkanen、德国的Dennis Schroder和Franz Wagner等等,也吸引到不少世界各地篮球迷的目标。而其中也有许多人讨论FIBA赛事的优点,包含关注NBA的大型社群媒体也有整理:
        流畅度和身体碰撞
        欧锦赛不少比赛的观赏性比NBA例行赛还要高。球的传导就如同80年代的NBA比赛,或是甚至向足球比赛,在场上的流动性和顺畅度都相当高,且每一个国家都有类似的特点。
        其中原因之一是纽奥良鹈鹕总管David Griffin观察到的,他在接受《Bleacher Report》访问时认为欧锦赛的身体碰撞程度很高。
        FIBA官方对於一些难以避免的碰撞容忍度很高,而且所有的球员都非常适应这种节奏和风格,也对於正常程度的接触习以为常。例如以下影片Markkanen在单打时面对的身体接触,这种等级在FIBA比赛几乎不太会响哨:
        更流畅的比赛节奏也让球员无暇去跟裁判抱怨,因此相当少看到NBA比赛中一暂停球员或教练就找上裁判的场景,影片中可以看到Markkanen想都没想就马上跑回去防守。
        这毫无疑问让比赛观赏性增加,NBA球员都想要赢球,然而多年来,纯粹询问裁判犯规的缘由和单纯抱怨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,如果球员或教练认为抱怨能帮助球队,他们便会持续去做对赢球有利的事。
        在欧锦赛中,NBA等级的抱怨相当少见,而球员也知道无法对裁判的判罚有太多意见,因为官方对於技术犯规会快狠准的响哨。
        假倒
        另一样欧洲裁判会非常严谨吹技术犯规的是假倒,这也是NBA必须要尽快实行的部分。
        在NBA中,夸大、卖惨和直接了当的假倒是司空见惯的场景,NBA球员适应的同时,在国际比赛却可能会因为类似的动作而失去本身的节奏。
        在美国队上一次征战奥运,Yahoo的Chris Haynes就写道,「在整个比赛中,许多NBA球员,包含Jayson Tatum到Bradley Beal都非常不适应在国际比赛没有享受到在NBA出赛的明星级待遇,特别是在一些本该赚到罚球的习惯动作上。」
        假倒在10年前就已经被标明被禁止,但这些动作依旧在NBA球员的教科书中。例如以下影片,裁判对於假倒马上响哨吹判技术犯规:
        当然,裁判偶尔也会错判,但就如对於走步、撞人或其他基本吹判也会有失误的时候,但这并非部队假倒执行更严厉处置的好理由,至少NBA已经在发展联赛等赛事开展实验性的吹罚。
        其他条文修订
        假倒并非值得重新检视的规则调整,FIBA本身就有一张完整的列表,呈现他们与NBA和NCAA之间的不同之处。
        FIBA的比赛中暂停数量比较少,且限制更多,如果NBA能找到更多比赛进行中置入电视广告,以及串流平台上的广告,应该要试着商讨和研拟减少暂停的可行性。FIBA减少不必要暂停的方式包含利用跳球来决定球权归属。
        让护框手段更自由也有帮助
        「我觉得FIBA对於妨碍中篮的规则更好。」七六人队的球队总管Daryl Morey接受访问时说道。
        这也不难看出原因,妨碍中篮在空中未坠落时被碰到仍然是违例,但一但碰到篮框,防守者就能自由去碰触,进攻者也能去补篮,Draymond Green就在去年夏天示范过: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保博擔保网

GMT+8, 2025-4-22 09:37 , Processed in 0.121807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